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与教育教学实际,将“花饽饽”和“鲅鱼水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色课程融入到工学一体化课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花饽饽、鲅鱼水饺特色课程融入到中西面点专业教学中,在23级面点专业中新开设花饽饽、鲅鱼水饺特色课程。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同学们已经能独立完成元宝、石榴、福袋、葫芦、寿桃等花饽饽造型的制作以及鲅鱼水饺从调馅到包制的整个制作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面点文化,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邀请胶东花饽饽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学生制作胶东花饽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采用切、揉、捏、揪、挑、压、搓、拔等手法,制作出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饽饽。在制作过程中了解了花饽饽的悠久历史,感受了花饽饽承载的深厚文化,体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联合社区,开展系列校外实践志愿活动。前往寻山街道暖心食堂,开展“食”刻相伴,“馒”心欢喜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现场讲解花饽饽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前往寻山街道敬老院,开展“爱心包饺子,情暖养老院”志愿活动,运用所学技能,为老人们制作鲅鱼水饺;前往寻山街道青鱼滩文化广场,开展线下“美德信用大集”兑换活动,制作的150余份花饽饽作为礼品,为寻山街道3A级诚信等级的居民进行免费兑换。志愿活动为师生们提供了发挥技能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发挥本地“花饽饽”与“鲅鱼水饺”等特色优势,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推广。通过校园开放季等活动,开展胶东花饽饽特色精品展,为家长和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舌尖上的非遗盛宴。